12月上旬,裕固族服饰第四代非遗传承人杨海燕在她的工作室里展示各式裕固族服饰。 杨艳敏 摄
中新网兰州12月13日电(记者冯志军)寒冬时节,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下寒风凛冽,沉浸在冬日晨光里的甘肃张掖市肃南县城显得通透静谧。尽管不是当地传统旅游旺季,不过在裕固族服饰第四代非遗传承人杨海燕的三层办公楼里,仍有十余名手工艺人在加班加点忙碌着赶制日益紧俏的传统服饰和精美手工艺品。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前沿、河西走廊中部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于年,是全国唯一、甘肃独有的裕固族自治县,也是全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县份之一。裕固族婚俗、裕固族服饰、裕固族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杨海燕讲述传统裕固族服饰的保护与发展历程。 杨艳敏摄
杨海燕向中新网记者介绍说,近年来,裕固族手工产品受到外界的追逐和热捧,尽管她的公司已有20多名固定手艺人,加之三四十名在家接活的手艺人,每年能做出套民族服装,件左右的手工艺品,但面对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目前的生产规模还是只能满足本地市场,远远不能满足外界所需。
“我们正努力发展,并通过政府扶持在不断扩建之中。”杨海燕说,虽然目前生产规模还较小,但相较于她的奶奶当初在草原牧区,作为传统服饰手艺人创业时的“单枪匹马”却有天翻地覆的巨变。到了她母亲手里,便在肃南县城开了一个很小的家庭式小作坊。
待这一传统手艺传至杨海燕手里,已成为集研发设计、服饰制作、刺绣传承保护、手工技能培训、民族餐饮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企业。目前,该公司已先后开发生产出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工艺品3大系列个种类,已有78个产品获得国家专利。
在杨海燕看来,裕固族传统服饰日益受市场欢迎,既与近年当地蒸蒸日上的旅游业有关,也与官方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密切相关。
图为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举办裕固族传统活动,当地民众身着艳丽传统服饰参与其中。(资料图)杨艳敏摄
杨海燕说,在改革开放前,由于绝大多数民众的经济生活并不是很好,那时候对于民族文化也不是很重视,但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各级政府对民族文化的保护非常重视,也逐渐影响到肃南人对裕固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比如孩子从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每一个阶段,都会为其准备一套民族服饰。
裕固族传统服饰走俏还体现于传统手艺人的“回归”。“在我妈妈手里的时候,招来的员工都是45岁以后的,现在的员工都在20多岁到40岁左右。”杨海燕分析说,以前很难在社会上招到会手艺的员工,通过当地政府自年开始手持续工技能培训,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找出会一两项手艺的人。
谈到未来,杨海燕打算让裕固族服饰“走得更远”。“近年发现一些游客对裕固族文化颇感兴趣,希望把一些穿戴的衣服和工艺品带回去做纪念。”她说,传统服饰肯定不会有人去穿,但把一些有特色的裕固族文化融入到现代服饰里,形成时尚的元素的服饰,价格不高,又体现裕固族文化,会吸引很多游客有类似的购买欲望。
据肃南县官方介绍,近年来,为促进裕固族传统文化规范化发展,当地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完善民族文化保护设施网络。其中,利用各类重大节庆文化活动、文化遗产日,依托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和各传承培训点,组织开展裕固族民族服饰展示、原生态歌舞表演等活动,宣传展示裕固族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