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茂香就是首批进入扶贫车间学习的绣娘之一。(乔洛阳摄)
本报讯(记者乔洛阳胡来)在我县大宁河流域,流传着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宁河刺绣,简称“宁绣”。它构思巧妙,技法独特,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现如今,当地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建立起“红池绣楼”扶贫车间,用这门古老的刺绣技艺带领贫困户,用一针一线绣出美好生活。
“红池绣楼”名字听着很诗意,但其实它是当地政府依托非遗传统技艺“大宁河刺绣”打造的扶贫车间。让贫困妇女“以绣养家”,实现居家就业,是它成立的初衷。张茂香就是首批进入扶贫车间学习的绣娘之一。
“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很难,第一个月做了一件,挣了50块钱。”一大早,贫困户张茂香就来到红池坝镇“红池绣楼”,把近段时间完成的刺绣成品拿给工作人员验收。回忆起刚进入扶贫车间学习时的情景,张茂香记忆深刻。
“大宁河刺绣”虽然用色简单,画风古朴,但讲究细腻逼真、正反如一,要想上手很不容易。虽然第一个月只挣了50块钱,但张茂香还是坚持在每天忙完农活后,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学习。而张茂香之所以这么拼,完全是家境所迫。她的家中不光有两个孩子要上学,她的丈夫还患有矽肺病,无法干重体力活。年,张茂香一家就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熟能生巧,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张茂香技艺日渐成熟,现在一个月最少能够绣三幅以上构图复杂、技艺考究的刺绣作品;而她的刺绣收入也从第一个月的50元变成了现在每个月固定的元。新冠疫情让很多工厂停工,但“红池绣楼”扶贫车间采取的是“车间+农户”经营模式,车间不光提供免费的刺绣技艺培训,还允许农户拿着公司统一提供的原材料,在家进行创作。疫情期间,张茂香的收入一点没受影响。
“天干天旱都饿不死手艺人。”重庆巫溪县红池绣楼负责人唐丽娟向记者介绍,农忙的时候,可以耕为主,绣为辅,农闲的时候,可以绣为主,耕为辅,这样交叉互补。
据唐丽娟介绍,“红池绣楼”扶贫车间成立以来,优先向贫困人群中的留守妇女提供培训。目前车间已培训学员50人,其中贫困人口45人。不少不会刺绣的贫困妇女通过培训成为了熟练绣娘。
随着绣娘们技艺的精进,产品的质和量都有了大幅提升。现如今,“大宁河刺绣”已经远销北京、深圳、香港等地,年,红池绣楼的营业额从年的万元大幅增长至万元。“红池绣楼”既传承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宁河刺绣”,又带动了当地近名农户就近就地就业,人均年增收1万4千元以上;其中,贫困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