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鲁番市东郊2公里处的葡萄乡木纳尔村的“额敏塔”景区,进门不远便有一尊吐鲁番额敏和卓郡王的雕像,雕像上的额敏和卓高举清乾隆帝赐封他为世袭郡王的诏书,诏书的内容以维文和汉文刻在景区内的一方灰白色心石碑上,碑文历时二百多年仍清晰可见,景区内的额敏塔如擎天一柱,雄伟壮观,耸立在兰天白云之下。
额敏塔,这里面还有一段曲折的历史,清康熙年间,新疆准噶尔发生叛乱,清康熙帝曾三次大兵讨伐准噶尔,虽最终平息,但没有驻军,只是选用准噶尔的其他贵族继续管理准噶尔的民政和军队,到清乾隆年间,准噶尔贵族再次叛乱,南下袭扰和并吞吐鲁番及南疆一带的土地,乾隆皇帝为了吐鲁番一带生活的维吾尔族人民免受噶尔丹叛乱的蹂躏,在~年间,将吐鲁番的维吾尔人在其首领额敏和卓的带领下,迁徙到甘肃瓜州(今安西)一带居住并分地耕种。
在平息准噶尔叛乱中,额敏和卓首领派出三百人的维兵协助清兵平息了准噶尔的叛乱。年在平息准噶尔叛乱后,额敏和卓才率众从甘肃返回吐鲁番故地居住和生活。不两年,占据叶尔羌(今莎车)和喀什的大小和卓木又发生叛乱,额敏和卓不受大小和卓木企图分裂国家和独立的蛊惑,坚决支持清政府平息叛乱,将吐鲁番作为平叛的前哨和根据地,为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因此,乾隆皇帝在年平息大小和卓木叛乱之后,亲赐御书,晋封额敏和卓为“吐鲁番郡王”并可世代承袭,“世袭罔替”。额敏和卓为了感谢清廷的恩德和表达世代忠于清廷的衷心,与儿子苏赉满一起,修建了这座“额敏塔”(也称苏公塔),建成时额敏和卓已83岁,时为年。
从始祖额敏和卓郡王开始,吐鲁番郡王共传承六代九人,共年,直至清末,额敏塔高37米,底部直径10米,是现在新疆地区伊斯兰最大的清真塔,参观这座巍峨庄严的高塔,回忆额敏和卓和他的家族世代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所作的贡献,令人肃然起敬。
额敏塔旁便是“吐鲁番郡王府”,规模宏大,具有浓郁的维吾尔风格,只可惜保存下来的文物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