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敏县泥腿子专家驻村群像侧记中国日

为村民免费发放农药及叶面肥

作队邀请邀请专家向农户讲解农业技术

在额敏县阔什比克良种场,有这样一支驻村工作队,他们即是满腹经纶的农技专家,还是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泥腿子”农夫。他们总是把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这就是——塔城地区额敏县农技站驻阔什比克良种场阔什比克村工作队。

在建强班子上用心

阔什比克村是县级软弱涣散党组织,是阔什比克良种场基础设施最差、生产发展最落后的村。

“不怕有个烂摊子,就怕没有好班子”。自驻村以来,工作队一直将“摘帽”当成首要大事,通过提升党支部战斗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改变软弱涣散的现状。

为提高党支部战斗力,工作队协助村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开展组织生活。村里有1名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也不服从组织决定,工作队与村党支部按照党章及相关党内法规将其清理出党员队伍。党支部的凝聚力不断提升,党风焕然一新。

今年在工作队的带动下,村里的8名中青年党员还组成“党员先锋”志愿者队伍,主动为孤寡老人、困难群众做好事、实事,参加卫生环境大整治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不断树立党员服务意识及榜样意识。

村里原来的文化阵地面积小、功能单一。为了更好地服务党员群众,工作队多方跑办筹措资金,建成集文化、体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广场一座,㎡新文化室和㎡的村民活动室正在施工当中,村里再也不愁办活动没有场地了。

谈起现今的党支部,老支书阿德勒伸出大拇指钦佩地说“抓党建、带队伍,今年的工作队真可以。”

在发展生产上用力

让农民增收致富,口袋有钱,过上好日子,这是工作队最大的心愿,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村里今年种的亩小麦,占全村种植面积的80%,如何加强田管提高产量成为工作队心头的一件大事。工作队发挥自身业务优势,利用升国旗宣讲、农牧民夜校、入户及田间地头示范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讲解小麦不同生育期的田间管理要点,不断提高群众种植技术水平。

今年全县小麦普遍发生麦茎蜂和麦秆蝇危害,工作队邀请专家一起在田间地头向农户讲解防治技术。针对部分群众经济困难,工作队协调来价值3.48万元的农药、叶面肥和60件的杀虫剂无偿发放给全村39户种植户。

在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及小麦条锈病发病期,工作队又协调来价值2万余元的杀菌剂,专家队员们手把手在田间地头指导群众进行预防,因为防治得当,全村小麦没有大面积病害发生。

小麦销售后,村民哈再孜说:“去年发生小麦锈病,我没有及时防治,结果小麦每亩产量只有公斤,今年防治及时,每亩产量达到了公斤。今年的麦子产量好,这里面工作队功不可没啊。”

在服务群众上用情

阔什比克村由于人少和居住分散未通公交车,村民外出要走近2公里的路才能搭乘公交车,回村要从5公里外的公交车站走路回来,极为不便。工作队一合计:要想办法为村民开通一条“绿色通道”。

工作队员的两辆私家车24小时随叫随到,无偿接送上课的学生、去治病的父女和赶集的村民。78岁的结提汗老人体弱多病,每次看病打点滴都是副队长叶尔兰开车送她去卫生院,打完点滴老人再打电话去接她。时间久了别人不理解,问叶尔兰为什么这样做,他总是坚定地说:“结提汗老人就是我在阔什比克村的妈妈”。

村里的自来水年久失修,除几户还算正常外,其他的基本不能正常使用,家境好一点的就在自家打井,贫困户就要走好几条巷道来文化室提水,极为不便。吃水成了村里最大的民生难题。工作队与村“两委”多次研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村集体出资给每位打井户补贴0元,4户困难村民打了饮水井,摆脱了提水吃的现状。

5月的一天,阔什比克村的排洪渠出现险情,将渠堤坝冲出了一道2米多宽的口子。洪水直冲向岸边的电线杆,若不及时处理,不仅电线杆会被冲倒造成全村停电,就连紧挨着的多亩庄稼也会被洪水冲毁。

险情发生后,工作队立即组织工作队员、村干部、党员带上工具前往排洪渠。看着滚滚洪水还在肆无忌惮地“侵蚀”河堤,工作队队长尹强、副队长叶尔兰顾不上洪水的冰冷,率先跳下水用沙袋加固河堤。在工作队的带动下,大家分工合作,搬运的搬运、挖沙的挖沙,纷纷加入到加固堤坝中来。不到2个小时洪水分流了,防洪堤保住了。

看着加固好的防洪堤和两腿沾满泥的工作队员,村配水员阳春普颇有感触地说:“为了村里,工作队在困难面前第一个冲在前面,不怕苦、不怕累,我是打心眼里佩服。要是搁在以前都是等村里雇铲车,不知道要耽误多长时间、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驻村以来,工作队为村民扫过积雪、拉过煤,修过农机、翻过地,拆过危房、铺过砖……做过的好事群众都如数家珍,温暖了全村的父老乡亲。就是在这些为民服务的小事中,驻村工作队同群众一起劳动,浑身撒满汗水,双脚沾满泥土,从而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尹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188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