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土地政策产业更加红火奋斗百年路启航

和煦阳光下,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五云镇夏潭村甜叶菊基地一派生机。“选对了产业,土地成了聚宝盆!”夏潭村党支部书记谢瑞山感慨,在自然资源部结对帮扶下,村里新发展起甜叶菊产业,“甜蜜”事业越来越红火。

夏潭村的脱贫实践是一个缩影。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抓住政策扶贫、对口扶贫两条主线,出台一系列政策,为脱贫攻坚提供了重要的资源要素保障和资金支持,助力贫困山乡壮大特色产业、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十三五”期间,合计安排脱贫攻坚专项计划指标.54万亩,全国易地扶贫搬迁手续完善安置住房登记率已达96.22%。

用好用足政策,拓宽脱贫资金来源

立春以来,安徽省岳西县冶溪镇琥珀村的田地里,郁郁葱葱的油菜和茶苗长势喜人,正在田间忙活的脱贫户刘百江说:“原来的危房拆除复垦后,去年栽下茶苗,过两年每亩能收入三四千元!”

“用活政策,一举两得!”冶溪镇党委书记王金桥说,得益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镇里拆除了农村危旧房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此外,通过复垦整治增加耕地面积余亩,不少村庄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带动乡亲鼓起腰包。

“拎包入住,小区水电路网等设施配套齐全,太安心了!”河南省新县泗店乡吉祥社区脱贫户郑立新,年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山区,实现稳定脱贫。

易地扶贫搬迁钱从哪里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刘金山说:“用好用足政策,拓宽脱贫攻坚资金来源。”河南创新机制,探索建立宅基地复垦券制度。“十三五”期间,新县易地扶贫搬迁户人,全部入住新房。

从贫困地区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内流转使用,到深度贫困县节余指标由国家统筹跨省域调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不断拓展完善,为脱贫地区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支持。年以来,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调剂资金超过2亿元,跨省域调剂资金多亿元,合计超过亿元。

用好资金“活水”,滋润产业发展。四川省巴中市将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培育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为脱贫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一大批脱贫群众变成社区居民、产业园区工人。通江县长兴村脱贫户张桂芳说:“村里‘长’出了葡萄、蓝莓等新产业,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挣钱顾家两不误。”

发挥行业优势,解决最急最盼的民生难题

精准扶贫需要科技支撑。“针对贫困地区不同资源禀赋,我们发挥地质行业优势,全力服务脱贫攻坚。”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主任吴登定说,在一个个贫困山区,地质调查人员深入一线,探索走出以找水打井、防灾减灾、地质旅游和绿色矿山为主的特色扶贫之路。

找水打井,解决饮水安全难题。

年5月22日,是让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长征镇岸山村村民们难忘的日子,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扶贫突击队打出一口日出水量多吨的水井。看着清水汩汩而出,王华老人掬一捧尝了个鲜,“真甜!缺水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这个扶贫突击队先后在长征镇建成饮用水井7口,解决了多人的饮用水困难。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挥技术优势,在江西赣南红层区、滇桂黔岩溶区和西部干旱区等缺水严重地区,精准对接需求,成功找水打井1余口,为严重缺水地区贫困群众提供了生产生活水源保障。

富硒土地调查,让特色农业越长越壮。

走进江西省于都县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一排排现代化标准蔬菜大棚鳞次栉比,大棚内丝瓜、辣椒、茄子等蔬菜长势喜人,农户忙着采摘供应市场。“富硒蔬菜牌子响,不仅销路不愁,还能卖上好价钱。”梓山镇潭头村驻村第一书记肖桂花笑着说。

好土产好菜。“多亏地质调查队员找到富硒土,铺就致富路。”肖桂花说,产业园建成以来,每年产出富硒蔬菜6万吨,提供就业岗位0多个,带动周边余户脱贫致富。

“十三五”时期,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在贫困地区调查圈定绿色富硒土地万亩,支持建设余处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推动贫困地区走上富硒产业致富之路。

挖掘地质资源,更多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浙江省仙居县横溪镇金村变了,从落后村变成了网红打卡地。年,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在金村开展地质文化村建设。“地质文化和乡村文化‘串起来’,旅游、文创、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这两年村里人气越来越旺,绿水青山变成了带动乡亲致富的金山银山。”金村党支部副书记方四明说。

数据显示,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贫困地区查明各类地质遗迹2多处,通过挖掘地质文化元素和特色资源,以地质旅游产业带动群众增收。

不动产登记服务便捷,让脱贫群众生活更安心

走进贵州省仁怀市易地扶贫搬迁幸福小区,一栋栋青灰色的楼房与翠色欲滴的绿化景观交相掩映。小区广场里热闹异常,迁出大山的搬迁户们正在领取不动产权登记证书。李明大爷说:“拿到‘红本本’,吃下一颗‘定心丸’!”

李大爷的获得感,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不动产登记的便民举措。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升级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增设专门模块批量受理,大大提高办证效率。截至年底,全省为搬迁安置群众颁发不动产产权证书36万本。

易地扶贫搬迁,让脱贫群众圆了安居梦。“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建成安置住房余万套,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乔迁新居。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自然资源部专项部署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各地设置绿色通道,主动服务搬迁群众。据介绍,所有安置住房将于年6月底前完成不动产登记。

拿到“红本本”,新居民拥抱新生活。“以前孩子上学要走很远的路,接送是个大问题。现在,孩子就在家门口上学,方便多了!”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万家乐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居民张科说,社区周边配套的小学、幼儿园,搬迁群众只要拿不动产登记证书,孩子就能顺利入学。

“一本证书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大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确权登记科科长张勇说,凭证就近上学是搬迁群众的期盼,为了尽快发证到手,大同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强化服务,用不到20天时间,完成全市5万余本安置住房登记工作。

拿到“红本本”,干活有劲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额敏县杰勒阿尕什镇的搬迁安置小区干净整洁,波塔·恰依扎提的新家就在这里,“家里宽敞明亮,水、电、暖齐全,没了后顾之忧,可以努力挣钱啦。”如今她开了一家美容美发店,边学技术、边学经营,今年计划扩大店面,再添置些新设备。

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群众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来源:人民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73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