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队查看刚刚出苗的山药种植基地长势
农业专家手把手传授果树嫁接技术
中国日报1月26日电(记者毛卫华)俗话说:“滚石不生苔,转业不生财!”,但是额敏县水利局驻上户镇直属二村工作队自入驻以来,通过转变脱贫思路“规划致富”,动员群众转变种养业结构,开始迈出符合本村实际的创业致富、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准确把脉找准“贫血”病因
村民还是守着老思想、老传统过日子,年轻人缺乏一技之长,村队发展无好的发展项目,造成大部分村民夏季回村务农,农闲时打工,冬季在外打工的现状。思路不开阔、眼界不长远、创新不积极、创业无能力是直属二村真实的写照。
第四批驻村工作队入驻后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讨论,与党员、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征求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意见,与想发展要致富的村民进行研讨,努力打破村民已经形成了多年的传统思想,引导村民主动改变现状。
如何迈出第一步是最艰难也是最关键的,工作队采取迂回战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先后带领村民观摩蔬菜大棚、蘑菇种植、果树修剪嫁接、特色黄芪种植收获等,与县委经工办、县畜牧局、农业局、林业局、农经局等涉农部门对接相关惠农政策,让他们吃下定心丸。结合直属二村农业、林业、畜牧养殖业、庭院经济等方面实际制定出了一套的经济发展规划,益农则农、易牧则牧,多面开花的扶贫格局。
对症施治配好“补血”药方
面对市场上繁多的品种,怎么选成了村民们的一道难题。为帮助村民提供科学指导,驻村工作队发挥自身的优势,与新疆瑞福益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在村里选择了7亩地,种了40个玉米新品种展示田,按照本县传统滴管覆膜干播湿出的方法进行分片集中试种。村民们不但可以在茶余饭后直观的看到各种玉米品种的优劣,而且可以优中选优,选择适合自己的玉米品种种植,不再盲目和道听途说的选择玉米品种,让村民科学的选择出致富增收门路。
“你不亲眼看到,你可能连想都不敢想”村民李军平在自己的玉米地头讲。今年春播前,李军平就想打破传统种植模式,通过工作队指导,他采用宽行玉米套种孜然的种植模式,将现有的耕地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还可以增加收入。试种初期引来了不少村民围观,有看笑话的、有说他瞎胡闹的,但当看到后期玉米出苗率较高,长势较好,套种的孜然出苗良好,大家也都改变了心态。“今年该地块获得丰收,许多老百姓也都开始谋划着怎么套种增加受益呢。”工作队长韩振华说。
为鼓励村民开展养殖的积极性,工作队从工作经费中拿出1.8万元用于全村的鸡、鸭、鹅苗补助,并制定了《家禽养殖补助办法》,对补助范围、认定办法、补助标准等都进行了严格规定。通过《办法》的公开实施,村民们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就连村里公认最懒的一家里今年也养40多只鸡。
强筋健骨激活“造血”功能
短期脱贫做到了,工作队便思索着如何让脱贫成果具有可持续性,确保村民长期增收。工作队和村“两委”谋划出来依托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一户一策”、合作社集约化协调发展的思路。开展电商培训使村民的眼界开阔了,在全体村民之间开展了直属二村logo图标征集,作为今后本村公共logo图标使用,让每位村民都有权使用,红利让大家分享。
依托上户镇在村东头规划夜市、音乐喷泉发展乡村旅游的时机,工作队为村民量身定做“一户一策”发展思路。家住村最东头的村民刘志进率先改变,在种植玫瑰基地的基础上又开起了超市,并于7月4日正式营业。村民谢志祥有一手哈萨克传统手工小刀制作手艺,他的哈萨克传统手工艺展厅和小刀作坊也建起来了。
村民李万福等10户村民是农机户,去年就琢磨着联合搞合作社,工作队得知这一情况,邀请相关部门领导到村调研讲合作社政策,鑫瑞农机专业合作社在3月29日取得了营业执照。春耕结束后,合作社理事长李万福算了一笔账,一个春耕下来,同样的机械、同样的人员、同样的时间比去年多播种、打药、破壳等近亩,增收元,虽然不多,但却是一个好的开端,社员们对今年增收更加有信心了。
在老党员穆远英的带头试种下,直属二村形成了以药用四季玫瑰为龙头的玫瑰种植基地,三十里堡酱用老苹果特色林果业基地,二十亩云南大头红花种植基地和以山药套管高效栽培技术为依托的庭院经济基地,四个特色种植基地的形成,优化了村里的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农户庭院利用率,拉动富余劳动力尤其是家庭妇女劳动力转移增收。今年新发展的亩玫瑰种植基地,仅此一项,受益贫困户达50余户余人,人均增收元以上。
致富的路子逐渐拓宽了,下一步的打算又在工作队的酝酿和规划之中,家庭联合餐厅、玫瑰鸳鸯鸭、玫瑰辣子鸡、玫瑰新疆飞鹅等一个又一个构想正在悄然成型,百业生财的模式让直属二村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正在变为现实。(林栋梁、韩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