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殷实基础稳固

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本文转自: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刘毅

广袤的新疆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优质资源禀赋,把农业农村发展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就有稳定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推动农业全面升级。新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年的.35亿元增长到年的.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6.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全国位次由年的第18位提高到年的第14位。

今年,新疆农业生产再传捷报,夏粮播种面积.15万亩,总产量.2万吨,单产.16公斤/亩,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巩固了连续多年夏粮丰收的大好形势,受到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当下,全区“三秋”工作进展顺利,秋粮丰收形势喜人,各地不误农时推进农业生产各项工作,确保全年农业再获丰收。

生产保供能力持续提升

近年来,全区深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稳粮、优棉、强果、兴畜、促特色,群众“菜篮子”“米袋子”产品更加丰富,供应更加稳定。

供应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的不断跃升。“今年我种植的亩小麦平均单产超过公斤,比去年提高约公斤。”库车市齐满镇胜利村村民如子·夏米西说,过去靠天吃饭,如今依靠科技。今年,他在小麦生产中使用了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实现小麦产量和品质双提升,小麦亩均纯收入提高多元,实现增产又增收。

粮食安全底线更加牢固的同时,全区强化生产指导和产销对接,保障市场供应充足,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全区果蔬产业实现发展壮大,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新疆棉花主产区优势进一步加强。

年,全区主要农产品产量再创新高,粮食产量(含薯类)达.78万吨,比年增长14.4%,年均增长1.5%;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总量的比重由年的58.8%提升至年的89.5%;蔬菜产量达.44万吨,比年增长40.4%,年均增长3.8%;牲畜存栏数达到.18万头(只),比年增长33.4%,年均增长3.3%,肉类总产量达.73万吨,比年增长46.1%,年均增长4.3%。

农业生产的强劲势头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底气与信心。今年以来,全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误农时推进各项农业生产工作特别是粮食生产措施落地落实,确保农业农村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达.74亿元,同比增长5.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5.4%。

丰收基础更加牢固

耕地是粮食的命根子,是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新疆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拓展农业增产增收的潜在空间。

谈起高标准农田,额敏县郊区乡八里营村村民闫开新赞不绝口。“高标准农田整齐平整,水利设施完善,方便大型农机作业,也更适用现代植保技术。”闫开新说,高标准农田建好后,自家的玉米亩产从公斤左右提高到公斤,每亩实现增收余元,规模化种植使每亩地管理成本降低元左右,节本增效明显。

相比普通农田,高标准农田具有排灌方便、利于农机耕作、高产稳产等优势,能深度适应现代农业生产要求。近年来,各地统筹项目建设和质量管理,开展土地平整、田块归并、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等工作,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耕地逐步趋于集中连片,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集约化、规模化和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

截至年底,全区(地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为全区农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全区通过争取资金、强化多元投入等一系列措施,让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南北疆遍地开花。截至目前,今年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完成.2万亩,完工率46.51%,预计年底可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年至年,全区水库数量从座提高到座,年均增长1.2%。节水灌溉面积由.30千公顷提高到.46千公顷,年均增长2.0%。近年来兴建的阿尔塔什、大石门、玉龙喀什等一批重大水利枢纽工程,使得农业防洪抗旱能力显著提升。

生产方式先进高效

当前,全区“三秋”生产正在天山南北有序推进,拖拉机、采棉机、玉米联合收割机、小麦播种机等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的农机装备上演了现代化的丰收场景。

“我家今年种了多亩机采棉,用采棉机采收,节省了时间和成本,采摘得非常干净,预计亩产能达到公斤左右。”沙湾市乌兰乌苏镇聂家渠村棉农王造云说,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不仅提升了棉花生产的综合效益,还帮助棉农实现了轻松植棉。

近年来,全区通过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完善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等措施,推广一批自动化、智能化农机装备。联合收割机、植保无人机、水肥一体化设备等自动化程度高、精准作业能力强的智能农机装备纷纷“上阵”,让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快速普及。

今年,全区棉花全程机械化率预计将突破94%,棉花机采率达80%,地方和兵团共有余台采棉机投入棉花采收作业,其中,跨地方、兵团棉区参与棉花采收的采棉机将达余台。据测算,当前,机采棉人均管理面积可达亩以上,管理效率是手采棉的3—5倍。

农业机械化已成为我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年,全区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5%,农林牧渔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6%。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从年的.27万千瓦提高到年.88万千瓦,年均增长4.8%。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不仅节约了人力,还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也让“精量播种”“膜下节水滴灌”等先进生产技术有了普及推广的基础,为全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持续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让农业“压舱石”更加沉稳有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512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