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行之三给历史上色

给历史上色

年8月5日下午15:00,我们一行4人(新疆建设兵团9师、7师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组)从9师所在地额敏县出发,经克拉玛依市,行程公里,晚20:00抵达7师所在地奎屯市,入住军垦宾馆明珠楼。我发现明珠楼大厅墙壁上悬挂着数幅黑白照片,走到跟前细看,是有关兵团生活的老照片。在7师工作4天,每天晚上回来,便看一回这些照片,感觉很有意义,便记录了其中四幅。

第一幅:上世纪50年代初,兵团战士们在戈壁滩开挖奎屯河输水河道,河道修成,为奎屯荒原变绿洲奠定了基础。画面上,战士们用镐刨土,用锨铲土,用筐抬土,一条大渠己经成型,渠里人密密麻麻,迷漫着尘土。我想应该是在早春吧。

第二幅:战士们一天劳动结束,回家洗尘,他们住的是草棚子、地窝子。画面见一个窝棚写着横幅:空手整家,上联:响应号召屯垦戍边,下联看不清。画面上人们边洗边说边笑,有人戴着草帽,应该是在夏季吧。

第三幅:画面上一位穿花格上衣戴军帽的妇女站在地窝子上,微笑面对镜头,手里拿着蜜瓜,身后站着她的女儿,梳着羊角辫,头稍歪好奇地看着镜头,她的身后投下等身的黑影,应该是盛夏的中午吧。

第四幅:大约有30个青年人分两排高低错落站着,后排左边第一人右手指向前方,众人眼光顺着他指引的方向向前方看着,他身后有一人举一面红旗,看去风很大,旗杆被吹得有些弯,红旗迎风飘扬。大家穿着短衣或背心,看去是早夏的样子。文字介绍,这是在70年代,兵二代们成长起来了,他们接过父辈的班,成为新一代屯垦人,以昂扬的斗志投入到7师生产建设中。

这些老照片在我心中荡起层层涟漪。

第2天早9点40分,我们一行从奎屯市出发到团中学,车出城向北行,道路两边是葡萄园和棉花田,一望无际,一片碧绿,简直能把的眼睛和心情染绿。道路西侧奎屯河伴随道路向北流淌,一脉清流奔腾向前。一打听,此中河水由天山雪水引来。我们回首南望,巍巍天山横亘于南方,山顶有雪未化。同行7师教育局徐局长介绍,“奎屯”是哈萨克语寒冷的意思。原来的戈壁滩变成大片农田,端赖天山雪水,更依人工奎屯河的修建,改变奎屯地区原始生态,改变人居环境,改变人口结构。奎屯市由屯垦成市,人口达到45万(含农7师)。因当地以河南移民为主,故此地通用语为河南话。

督导完团中学,我们一行去团中学所在地车排子镇。这里须插几句话。新疆地方太阳每天晚上22:00以后落山,每天晚上20:00点下班,第二天早上10点上班,中午14:00点下班,下午16:30点上班。我们到车排子镇已是中午1点30分,中学张校长请我们在一个叫“大虎”的小面馆吃拌面。

此时骄阳似火。

伴面是这样的,每人一尺盘煮好的面条,放在你面前,然后上几盘堆尖的伴菜,有土豆丝、过油肉、尖椒、炒鸡蛋、木耳等,红的绿的黄的黑的,色泽艳丽,用勺或筷将伴菜和在面里,搅拌搅拌就可以吃了,味道很美,是那种感觉乡愁的美味。一盘吃不饱可以加面,不要钱。我发现当地人大都加一小盘面,我们有一盘就饱了。

食毕,我们在当地一个小宾馆午休。宾馆在路南,院前侧立一尖高的石碑,上用红漆书写:为血地故土存证,留先辈功勋育人。我心想:车排子啊车排子,你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地方。

下午16:00,我们到校园督查,张校长一路陪同。这所学校最初给我三个印象。

一是大。原来这里设高中,年撤到胡杨河市(7师驻地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下一步准备搬到新建的胡杨河市),因此,学校有许多多余的房舍,这里一栋,那里一栋,分散在约有亩的校园里。有一栋楼已经闲置。

二是忙。学校正在利用暑假维修房舍、调整库室、安装设备,到处都是工地,有的地方放不下脚。可以看出,这些楼房多年未进行维修,墙皮残破、地面坑洼、门窗破损、设备老化,上下漏水等。校园里到处都是干活的工人。师生们则整理图书、搬仪器柜架、书架等。据张校长介绍,有的教师家属、母亲也参加进来,有的家长也积极参加学校建设。

三是绿。校园里长满了绿树,楼在树木掩映中,路在树荫下延伸。张校长边走边介绍。主教学楼前有三棵老榆共生,支出无数枝在空中张开,组成约50平米大小的绿伞,洒下一片绿荫。张校长说,这三棵树于年建校时种下,那时学校还是一个戈壁滩。年学校建教学楼,要砍这三棵树,我力排众议,将楼向后挪了5米,保留下这三棵树。年,校园种下一批榆树,现在已经成林。年种胡杨,这种树耐碱。当时引奎屯河水深浇漫灌,水位高,盐碱化严重,只好种胡杨、种馒头榆。年,组织教师们种柳树,现在成林。年,结束深浇漫灌,推广滴灌技术,学校水位下降,种青松翠柏。如今学校绿化面积达到60%。

看完到处维修的校舍,我问张校长:还有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张校长想了想,说有。便打了通电话,然后说学校有一个军垦画家,正在学校。张校长领着我们到了一处旧楼,上了三楼,推开门,眼前一亮:一个留着花白长发的中年男人站在教室中央,见我们进来,笑着跑过来与我们一一握手。在他四周,教室四壁挂满他的画作,因为他的画作以黄色为主,加之下午阳光照耀,感觉这是一个辉煌的天地,他是一个闪闪发光的人。

我很激动,仔细欣赏他的画作,发现大都以兵团屯垦生活为题材。

正北面原来安挂黑板的地方现在挂着一幅大画,画面主角是王震将军。他穿着黄色军服,打着裹腿,正阔步向前走着,旁边一个戴眼镜的知识分子模样的军人给他介绍着什么。旁边有一个小战士牵着军马。脚下是黑土地,身后是浩浩荡荡的队伍前进的队伍,红旗高高飘扬。

第二幅是军垦战士在野地就餐的场面。近景是四个女战士,两个正面,一个侧面,一个背影。她们一手拿着玉米窝头、一手端着着热气的陶瓷茶,穿着厚厚的棉衣,红色围巾平添亮色,她们身后是一群战士蹲着吃饭的身影。这大概是早春吧。

第三幅是新娘进新房的场景。一红柳编成的门上贴着一个红色双喜,一个穿军服的女战士抱着粉色的被子正准备进门,旁边站着穿红袄的新娘子。

第四幅是孩子们跳皮筋场景。背景是平房和绿树,夏日早晨的阳光照进小院,一群女孩子在院里跳皮筋。她们穿着白色、粉色、红色的裙子,正在起跳或已经跳在空中,阳光把她们照的明媚、俏丽,充满活力。我十分喜欢这幅画。

看了这些油画,我不禁想起明珠楼老照片,同一题材,一黑白、一彩色,一客观、一主观。我想起一句话:给历史上色。

经过介绍,知道这位画家叫杨鲁豫,一听这名字就其父母来自山东省河南省,是典型的军垦后人。杨老师今年54岁,本校美术教师。他最初在学校当体育老师,后来学校缺美术老师,他从小喜爱画画,借此主动申请教美术。后来他到石河子大学进修两年美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回到学校边教书,边画画,成为当地著名的军垦题材画家。学校给他提供了画室、展室,成立了工作室。杨画家几乎把所有的精力用在教书和画画上。

他经历过那段艰苦岁月,他给这段历史上色,应该很专业很权威吧。张校长说,他也是兵二代,父亲在这个学校食堂做饭,他从小在这个学校长大,学了师范又回到学校教书,当到小学校长,后来到团教育科当科长,团场学校撤并连部学校变成1团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他又回学校当校长。他和杨画家岁数相当,为兵团教育奋斗了三十余年,现在站好最后一班岗。

从团督导结束,我们又考察了隔壁的团团史馆,一位40多岁的女同志接待了我们。张校长介绍说她姓郑,也是兵二代,是团幼儿园的园长。

团史馆浓缩团的历史,有黑白照片、有实物、有文字解说,还有模拟场景。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件。

一是地窝子。这些地窝子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大约四五个平方米,据说是冬暖夏凉。可以想见当年人的艰苦的生活。

二是文学兴盛。在团史馆摆放着许多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都是这个团土生土长的作家。如李娟,从这里高中毕业,阿勒泰工作。写下《春牧场》《冬牧场》等一系列纪实散文。年8月11日新闻公布,鲁迅文学奖中散文奖获奖作品之一《遥远的葵花地》,作者李娟。电视连续剧《戈壁母亲》,就发生在车排子地方。

三是关于车排子的来历。据郑园长介绍,很多年前有一位哈萨克老人,赶着一辆装满货物的车回家,在现在车排子地方,车子坏了,他只好从家里找来新车,把车上的货装到新车里回去了,这个破损的旧车就留在了这里。由于茫茫戈壁滩上标志物很少,许多游牧或者打猎的人就把旧车排子当作一个标志物,说在车排子地方或者在车排子东南西北等等,于是车排子的名字就留下来了。团就是在车排子的这个地方起家,现在成了团所在地,叫车排子镇。

离开奎屯市已经很久了,许多画面依然深深印在我的心中。

我曾经看到的照片是黑白的,但它表现的生活原来一定是有色彩的。红色代表着当年拓荒者的一腔热血和一往无前的精神,黄色代表着荒凉的环境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那一抹绿色代表着无限的生机和未来的希望。忽然,那些已经忘记许久的话语从我心里涌现了出来。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迎着困难上,顶着风雨走。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难道这种话语过时了吗?难道这种精神褪色了吗?我觉得没有。只有红的鲜艳,黄的深厚,才能体会绿的美丽,蓝的珍贵。今天,我们给历史上色,让历史上留下来的光荣传统永不褪色,让艰苦岁月建设的优良作风闪闪发光,给未来留下更新更美的色彩。

年8月8日草12日改

年7月29日再改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91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