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文物触摸历史塔城文物杂器篇

文物

是人类贵重的史册文明遗产

在史册长河中

生计在塔城地面的各民族

建立了丰盛多彩的卓绝文明

存储了极其丰盛的陈迹和可贵文物

爱在塔城带您

走近文物触摸史册

杂器1、骨锥、骨针

骨针是人类最初期的缝纫东西。在我国,骨针从旧石器时间晚期开端浮现,到新石器时间和商周时代遍及利用,一端有孔,为编织的东西。

骨锥,钻孔的东西。前人当作穿透兽皮等货物的平时东西。

旧石器时间

上:长13.4厘米

下:长15.1厘米

现存于额敏县博物馆

2、骨器

骨器是指人类以人或动物的骨磨制而成的工具,常常为动物的骨头,比如针、锥、鱼标和刀凿等,于旧石器时间浮现,新石器时间洪量利用,骨器时间由于铁器的利用而逐步消散。

初期铁器时间

左:长3.4,直径1~1.5厘米

中:长3.4,直径1~1.5厘米

右:长3.2,直径1~1.9厘米

现存于裕民县文物治理所

3、金耳饰

战国时代

大:长5.2厘米、宽2.1厘米(1对,2件)

中:长4.6厘米、宽1.9厘米(1件)

小:长4厘米、宽1.5厘米(1件)

现存于额敏县博物馆

4、金牦牛

汉朝

高1.4厘米、宽2.8厘米

现存于额敏县博物馆

5、胡杨木俑

汉朝高厘米、宽40厘米现存于塔城区域博物馆

6、胡杨木船桨

汉朝长78厘米、宽14厘米现存于民间

7、锁子衣

西辽时代长80厘米、宽60厘米现存于额敏县博物馆

8、盔甲

明朝由帽盔及衣甲构成,此中甲:长85.5厘米、宽57.5厘米袖:长78.5厘米、宽18.7厘米盔:通高31.5厘米、直径19.3厘米现存于塔城区域博物馆

9、马尼王皮裤

中华民国

裤全长93、腰宽45、裆深40厘米

现存于塔城区域博物馆

10、银锭

银锭始于汉朝,华夏古代钱币,是熔铸成锭的白银。合计9枚此中4枚高1.8厘米、宽3厘米2枚高2厘米、宽3厘米此外离别为高2.2厘米、宽4.4厘米高2.2厘米、宽2.8厘米高1.8厘米、宽2.9厘米现存于塔城区域博物馆

11、清“恭格车凌”银印

清乾隆五十年(公元年)虎钮,正方形印座,印座六面均有文字印长10.7厘米、宽10.7厘米、高9.2.厘米现存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档案局

12、铜印

清朝共9枚,均为圆柱状钮,印台呈正方形现存于塔城区域档案局

13、清乾隆鎏银治理旧土尔扈特东左旗扎萨克之印

清乾隆四十年银印,虎钮,正方形印座。印辞意为“治理旧土尔扈特部东左旗扎萨克之印”。印台背后双方各雕琢一行满文字体,意通前述印文。印四侧刻边款。此中三面为楷体中文“礼部造”、“乾字伍佰伍拾肆號”、“乾隆肆拾年玖月口日”,一面为满文楷书“礼部造”三字。通高9.8厘米、底座长10.8厘米、宽10.8厘米。现存于新疆博物馆。

14、清仿”大明宣德炉“

清朝直径17.5厘米现存于塔城区域博物馆

15、重修塔尔巴哈台绥靖城碑记

清光绪十七年(公元年)碑记为木质长方形木板,木板正反两面刻有文字木板高厘米、残宽厘米、厚8厘米现存于塔城区域博物馆

编纂:李静

稽核:邢文涛

终审:张宁

投稿邮箱:xjtcaztc

.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31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